天气预报:
 
青西新区10家违法小橡胶企业被断电 查封设备
摘要:文章来源:
  违法小橡胶轮胎生产企业被举报拒不关停、偷摸生产,环保部门强行拉闸断电,并首次启用了“查封权”。4月1日,记者跟随环保、公安、供电等多个部门,对青西新区44家勒令关停的违法橡胶企业进行复查,当天共对10家企业断电、查封设备,防止其偷摸复工。据悉,此次行动中的查封,是新环保法实施以来,青岛市环保部门执法中的“第一封”。 

  头一次!环保查封违法企业设备 

  原胶南市的隐珠街道和张家楼镇,聚集着大量的违法小橡胶轮胎生产企业,气味扰民一直是投诉热点。此前,青西新区在第一批橡胶企业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在两片区清出44家违法小橡胶企业,其环境违法行为包括未按规定经相关部门审批、无相关证照、证照不全等。环保部门当时即对44家违法企业分别下达了关停整改通知书,同时处以罚款。 

  对违法企业下达了关停的通知后,市民的举报并没减少。周边居民又向环保部门投诉称,这些橡胶小企业白天看似关停不干了,到了夜里照样偷摸生产,刺鼻的炼胶气味严重扰民,对附近学校的教学秩序也产生了的影响。4月1日上午,记者跟随青岛市环保局执法人员抵达隐珠街道,对44家违法橡胶厂突击复查。 

  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进入“胶南利来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厂房,一群工人正忙活着包装成品小轮胎,几个看似公司“高层”的人也都在。“我们没生产,真停了,这些工人是在清库存。”看执法人员进院,公司负责人急忙上前解释。 

  进入车间,所有的生产设备一个不少,生产线仍旧完整。在核心设备“炼胶机”前,一堆等待炼化的橡胶原料十分新鲜。附近一个车间里,堆满了炼胶的添加料包。“从厂房现状判断,企业并没有关停的迹象,但炼化设备没运行,现场证据不足。”环保执法人员向记者解释。 

  此时,执法人员拿出封条,直接查封了该企业的炼胶机。“这台机器好比这个企业的心脏,贴上封条后,企业就不能再偷摸开工。”黄岛环保分局执法人员称。据悉,“查封权”是新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的一项新执法权力,对于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可能违法排污,造成污染的,环保部门有权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此次查封,也是新环保法实施后,青岛市环保部门的“第一封”。 

  拉电闸!断了违法企业最后一条路 

  贴完封条,环保部门决定对企业拉闸断电。“对违法企业来说,电是最后一条生路,断了这条路,不关停也得关停。”供电公司找到企业的配电室,将车间对应的电闸拉下,并由环保执法人员贴上封条。 

  在“青岛资烨工贸有限公司”,部分生产设备已清空,只有几名妇女在成品库里做包装。为了防止企业复工,环保执法人员决定断掉其厂区的高压电。随后,供电公司高空作业人员到场,攀上高压电线杆,将“跌落式熔断器”取走,断掉了公司的生产用电。 

  据青岛市环保局工作人员统计,执法至当天下午4时,共对隐珠街道、张家楼镇的10家违法小橡胶企业断电查封。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青西新区共排查出140余家违法小橡胶企业。第一批在隐珠、张家楼立案处罚44家,第二批在临港经济区、铁山街道、王台立案查处60家,4月1日的行动是对第一批44家违法企业的复查。 

  下一步,黄岛环保分局将联合办事处、供电等部门分批次对其他小橡胶企业进行断电,对距离居民、学校近,影响正常生活、学习的企业一律取缔;对规模小、产能低、污染重,无法改造提升的企业一律取缔;对虽在敏感区附近,但规模较大,通过改造能够达到环保要求的,实行异地搬迁,重新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对远离敏感区通过提升改造能够达到环保要求的,进行处罚后,重新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文/本报记者 王媛 通讯员 俊杰 东政 图/本报记者 王滨 

    新闻背景 

  昔日经济支柱成了污染大户
 

  橡胶产业,曾是原胶南市隐珠、张家楼等多个片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部分小橡胶轮胎企业违法违规生产,产生异味扰民,并呈现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的趋势,成为影响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 

  2014年10月30日,《青岛市黄岛区橡胶轮胎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政府关于依法关闭违法违规小橡胶轮胎企业的公告》出台,要求在2014年12月31日前,全区范围内未按规定经相关部门审批、无相关证照或证照不全的橡胶轮胎生产企业必须自行关停;逾期不关停的,由区政府相关部门依法强制关停。 

  经排查,青西新区在关停范畴的,共有140余家小橡胶企业。截至目前,第一批立案处罚44家,并责令停止违法排污行为。第二批已立案调查企业60家。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5 中国产品质量信息网